新聞資訊
根據離心澆鑄的工藝原理鑄件的晶間疏松程度
從低倍觀察及掃描電鏡分析結果看,失效件內孔存在嚴重的疏松孔穴及疏松裂紋,約占整個斷口的三分之二;而靠外圓的斷口形貌為疲勞斷裂,約占斷口的三分之一。從金相分析結果來看,失效件與同爐批的非失效件的金相組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晶間疏松。
根據離心澆鑄的工藝原理,鑄件的晶間疏松程度取決于熔煉時的溫度、攪拌速度以及澆鑄時的澆鑄溫度和冷卻速度。一般情況下,鑄件表面的組織較致密,越往中心其組織就越粗糙,甚至造成較為嚴重的枝晶間偏析及疏松孔穴等;鑄造分廠送檢時,由于取樣部位的差異而使得其試驗結果不能完全代表整個鑄件的質量。
經現場調查,發現所用冶煉爐的實際功率大大低于工藝要求,熔煉時采用延長時間的辦法來彌補,且采用人工進行攪拌,這樣不僅影響了澆鑄時合金液的流動性,而且因攪拌不均易產生成分偏析,加上冷卻速度快,從而形成鑄件內部組織的晶間疏松及成分不均勻。
鑄件的合金成分中含2%、4%的鉛,鉛屬于低熔點元素,且在合金中不與其它元素互熔而呈游離態分布于晶界上。因此,當澆鑄溫度較低時,在合金中容易造成鉛偏析使鉛沿晶界聚集;同時,在離心澆鑄過程中,由于受到冷卻速度等因素的影響,在澆鑄毛坯靠近內孔部位易形成疏松空隙;而當合金液的澆鑄溫度偏低時,由于其流動性差,從而導致整個鑄件的嚴重疏松。零件外圓表面形成的韌窩及疲勞特征是零件在試驗過程中受到周期循環應力的影響而形成。
上一篇:
我國鑄造業將列為重點產業
鑄鐵管不是夕陽產業,但有夕陽的企業!
下一篇: